2007-11-09

苹论:自由比平等更重要

苹果日报        李怡2007-11-08社评 苹论:自由比平等更重要

一九六二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、被称为「DNA之父」的沃森(James Watson),上月底在接受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访问时,因碰触到种族禁忌,不但原定的演讲被接二连三地取消,甚至由他扩建的Cold Spring Harbour Laboratory也将他停职,使这位七十九岁的重量级科学家提早退休。

他说了甚麽呢?他说:「对非洲的未来,(我)觉得十分悲观,因为我们的政策都基於非洲人智力和我们是一样的,但所有的实验都证明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」,他说他当然希望所有人都是平等的,「但任何人与黑人员工相处过,都知道其实是不平等的。」他指的实验,是一九九四年充满争议的书《The Bell Curve》,书中两位作者坚称,从过去心理学家所作的IQ试验中,黑人平均落後白人IQ约15点。

他的说法受到反驳。有神经病学专家表示,监定智能很复杂,不能全靠IQ测试。也有人直接挑战「基因决定论」,认为先天与後天对智力的影响,何者更为重要,尚无定论,甚至连甚麽是智力,测量方法有没有歧视,都有争议。

但最重要的,是沃森挑战「所有人生而平等」的观念。有人认为他的说法是将人类社会的「不平等」合理化了。

世界上有许多人追求平等,尤其是年轻人。二十世纪初,社会主义思潮之所以风行全球,也是因为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人人平等的社会。笔者年轻时,也是社会主义信徒。其後理想破灭,也只认为是一些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,使用「专政」的手段不好,但并非追求平等的目标不对。但後来读了卡尔.波柏(Karl Popper, 1902-1994)的书,他说他早年信奉马克思主义,在拒绝马克思主义之後,他仍当了好多年社会主义信徒,他说:「如果社会主义能跟个人自由结合在一起,我想我还是社会主义者。能在人人平等的社会中,过温和、简单、自由的生活,是再好不过的事情。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,才发现这只是个美梦吧了……。」於是,波柏提出了在他的思想哲学中最重要的结论之一:「自由比平等重要。为了实现平等,很可能会危害自由。如果没有自由,在不自由的人群中,也不会有平等。」

是不是「所有人生而平等」呢?我们只能说,「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」的观念,是指对任何人的个体要有平等的尊重,人与人之间不应存在歧视。但人有智愚之分,体能有高矮强弱之别,比如以先天条件来说,只有极少数人打篮球的条件可与姚明比。此外,出生的环境、条件不同(出生在非洲贫民区或欧美富裕家庭),也造成不是「所有人生而平等」。若不论智愚或对社会贡献大小,一律平等地分配财富,那麽这种对平等的追求,就会危害个人自由。不仅社会主义制度因追求平等而扼杀人民创造财富的能力,一些实行社会福利过度的国家也会因而削弱经济活力。

因此,波柏说,「为了实现平等,很可能会危害自由」,是概括而确切的观察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,人民因没有自由,必会如奥威尔所说,「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」,即无可避免地,使有些动物以平等名义享有种种无形特权。

陈太、叶太会在今天港大学生会举办的论坛碰头,论辩中可能涉及最低工资等福利政策,以及自由、平等、民主、法治等观念。笔者谨在此提供一个香港数十年赖以成功的价值观,就是波柏所说的:「自由比平等更重要」。

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:沃森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?是不是触犯了「种族平等」的禁忌?在沃森因此而被停职之後,有专家认为,沃森的言论自由比他触犯的平等更重要,不能因为社会无法容忍,就要让他禁声,使他不能讲出一个科学家所认为的事实。优生学与种族歧视不会因为不谈就自动消失,公开科学数据,进行辩论才是最好的方法。如果一看到有与自己不同的意见(包括笔者在本文中关於自由的意见)就口诛笔伐,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自由创意,必被「平等」观念所扼杀。


--
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
Blog: http://emins.blogspot.com

没有评论: